試管懷孕后,NT檢查是什么?有什么作用?
和自然懷孕一樣,做試管嬰兒懷孕后同樣要定期產檢,不同孕期的產檢項目不同。一般來說,在孕早期除了查胚胎數聽胎心,醫生也會建議試管媽媽預約NT檢查。那NT檢查到底是什么?有什么作用?

什么是NT檢查?
NT是胎兒頸后透明袋的簡稱,全稱為(nuchalteanslucency),NT檢查就是胎兒頸后透明帶檢查,檢查胎兒頸后部皮下組織內液體積聚的厚度,簡單點說就是胎兒頸部的一個透明的液體。
正常胎兒淋巴系統建立之前,少量淋巴液會聚集在頸部淋巴管內,形成NT。14周以后胎兒淋巴系統發育完善,聚集的淋巴液迅速引流到頸內靜脈,NT即透明層會消退。
NT檢查就是通過獲取到的NT值從而診斷胎兒是否正常,是否有染色體疾病和其他原因造成胎兒畸形;當NT值提示胎兒有異常時,那在做四維彩超和唐氏篩查的時候需要重點關注。
NT值多少屬于正常?
NT檢查正常值一般是在≤2.5mm,只要NT值在正常值范圍內,就可不用擔心了。若NT值>2.5mm,說明胎兒異常的可能性增加,NT值越高,胎兒異常的幾率就越高,異常程度也越嚴重。
據多種文獻報道,NT厚度>3mm時,90%為正常胎兒,10%為異常胎兒;>6mm,90%為異常胎兒。由此可以看出,NT檢查對判斷早期胎兒發育有著重要作用。

NT檢查的最佳時間?
臨床上,NT檢查是有時間限制的,一般只有在移植后9周-11周時間段內進行,最佳檢查時間是在移植后10周左右,此時通過陰道超聲監測可以98%-100%測量到NT的厚度,而移植后12周可以測量的幾率下降至11%。所以,試管媽媽一定要掌握好檢查時間,避免錯過NT檢查。
NT檢查對寶寶是有高要求的
NT檢查時醫生需要通過B超儀器將胎兒引導至正矢位,讓胎兒側臉面對鏡頭,面部朝上,最好是在胎兒睡覺的時候進行掃描。如果檢查時胎兒正在“打坐”或者在扭動時,是無法完成掃描測量的。因此做NT檢查對胎兒狀態有比較高的要求。
如果胎兒沒有處于正矢位,醫生一般會叫孕媽媽出去走動走動,目的是為了胎兒翻個身,調整到正確姿勢。如果一直沒有調整到正矢位,孕媽媽也不要著急,醫生會耐心等待寶寶調整好姿勢再給予檢查。
綜上,孕早期做NT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,不過NT檢查并不能檢查出所有的畸形胎兒,它僅僅是間接診斷胎兒異常的標記。所以,在做了NT檢查后,孕媽媽還需要繼續做唐氏篩查,從而準確判斷胎兒發育情況。